close

 懷孕逾3個月罹乳癌 可化療或開刀2009年10月27日蘋果日報


 


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張金堅指出,粗估每年有約5%左右孕婦發現罹乳癌,


 


且因孕婦體內荷爾蒙分泌多,使乳房增大不易經觸診檢查發現,


 


同時也促使癌細胞快速生長,使在孕期發現患者,病況多已嚴重,


 


建議孕婦在懷孕期間至少做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。


 


而若在懷孕初期發現罹乳癌,建議放棄孩子保住母體,


 


但若懷孕超過3個月,則可選擇含艾黴素的桃紅色化療藥物,就是俗稱的小紅莓化療,


 


或開刀切除乳房腫瘤,都不會影響胎兒。 報導╱陳韋婷、賴深水 攝影╱施偉平


 





我懷孕了,卻也發現乳房有腫瘤,該怎麼辦?(設計對白)





放大圖片

《余命:為愛而生》劇照,電影講述孕婦罹患乳癌的煎熬。(圖片提供╱山水國際)

《余命:為愛而生》劇照,電影講述孕婦罹患乳癌的煎熬。(圖片提供╱山水國際)



正在上映的電影《余命:為愛而生》,敘述一位女性外科醫生,在婚後10年終於懷孕,卻同時發現罹患乳癌,她在顧及孩子的健康與延續自己生命間掙扎,故事感人。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名,張金堅醫師指出,婦女在懷孕期間身體因荷爾蒙改變,雌性激素、黃體素等分泌變多、乳腺發達,在自我檢測難發現、判斷是否異常,且孕婦不適合採用判斷乳房腫瘤較為精準的乳房x光攝影、核磁共振等含輻射線檢查,以免產生畸胎,因此,許多孕婦發現乳房有腫瘤時,都已相當嚴重,提醒孕婦除了例行產檢外,在懷孕期間也應到門診做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。



要注意




忌油膩高熱量食物



愛吃油膩、高熱量食物者是罹患乳癌的高危險群,且肥胖者血液中雌激素濃度增加,利於癌細胞繁殖、增生。因此,懷孕期間也要控制油脂攝取、少吃油炸食物。


 


曬太陽補維他命D


張金堅醫師指出,有愈來愈多研究顯示,充分攝取豐富維他命D的婦女,罹患乳癌的危險較低,然而含維他命D的食物不多,如部分魚肉等,人體主要攝取來源還是曬太陽,再由身體自行合成,建議婦女盡量每天到戶外散步,約10分鐘左右就能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。



可治療




12周內放棄孩子



張金堅醫師表示,若在懷孕初期,也就是12周內發現乳房有腫瘤,因胎兒較不穩定,不適合做治療,且距離生產還有一段時間,腫瘤恐繼續惡化,建議患者先放棄孩子,做準確度較高的乳房X光攝影或核磁共振檢查,在第一時間處置腫瘤,避免腫瘤惡化。



12至30周可化療



張金堅醫師說,目前已證實,使用桃紅色的艾黴素化療藥物,一般俗稱的小紅莓,並不影響胎兒生長,建議懷孕3到7個月間發現腫瘤婦女,不必害怕化療。不過,在生產前3到6周時,則應停止化療,避免影響分娩甚至造成難產。另外,開刀切除腫瘤也是孕婦在此時期可以選擇的治療方式。


30周以上評估產子



張金堅醫師說,一般孕婦還是怕化療藥物會影響胎兒,多半不肯接受治療,因此若在懷孕30周左右發現,由婦產科醫師評估胎兒重量、身體狀況能否早產,再打催胎針自然生產,休養3到5天後便進行針對惡性腫瘤的治療。



小提醒




標靶治療不哺乳


張金堅醫師指出,因乳癌標靶藥物如賀癌平和癌思婷,具有胚胎毒性及致畸胎性,因此即便適合標靶治療的乳癌病患,在懷孕期間也不能服用標靶藥物。而標靶藥物會抑制血管新生,產後若接受標靶治療,則應避免哺乳,否則可能嚴重影響嬰兒發育。



放療胎兒恐畸形



放射治療使用高能量放射線照射,阻止癌細胞發展,因此對於胎兒有嚴重影響,恐造成胎兒畸形。另外化療物質包括太平洋紫杉醇、歐洲紫杉醇在動物實驗中證實有胚胎毒,以及荷爾蒙治療也都會影響胎兒生長也可能造成胎兒畸形,不適合孕婦。


醫師說 癌細胞轉移先保母體





若在懷孕期間發現罹患乳癌,且癌細胞已轉移,無論懷孕多久,都建議放棄孩子保住媽媽,接受完整治療,避免短時間內癌細胞快速惡化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樂寶兒婦幼診所 的頭像
    樂寶兒婦幼診所

    樂寶兒婦幼診所

    樂寶兒婦幼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