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媽媽生產了,親友總是第一時間探望表達祝賀之意。但曾任醫學中心婦產科醫師、現為全職媽媽和哺乳達人的陳鈺萍,卻在臉書上發起「不要探視產後媽媽」的行動,獲得網友熱烈迴響。她說,產後一個月,是嬰兒與母親建立關係的重要時刻,寶寶需要適應,媽媽需要休息,外人探視會嚴重干擾母嬰,哺乳也容易中斷,因此建議親友等媽媽做完月子後再探望比較好。這樣的想法,也獲得母乳協會和護理人員的響應和贊同。

陳鈺萍認為,寶寶剛出生,需要重新認識這世界,媽媽的聲音、氣味、體溫、心跳都可以讓寶寶感到安全穩定,且剛生產完的媽媽身體非常虛弱;再加上大多數人「母性特別堅強」,並不希望其他親友摸抱小孩,因為外來的刺激其實不必要,且有感染風險。

她建議,產後一個月,應該完全屬於媽媽與寶寶,不應該接待訪客。產後媽媽需要多休息,這段時間也是建立母奶量與哺餵時間的黃金時刻,訪客太多會干擾餵乳與休息時間,將來媽媽要「衝奶量」,會更辛苦。因此,建議媽媽們產後不妨先傳個簡訊告知親友報平安,待適當休息後,再帶著滿月後的寶寶與親友見面會更好。

在月子中心任職的張姓護理師表示,有些產婦確實比較喜歡賀客盈門的排場。她曾看過一位在公關界任職的媽媽,訪客帶來的花籃禮物一路從房間排到走道,人潮進進出出川流不息,不僅干擾媽媽休息,寶寶也幾乎沒有推回房裡與媽媽相處,只能一直待在嬰兒室裡;而且親友們聊天嘻笑的聲音,也會嚴重影響其他坐月子媽媽。

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高宜伶也贊同這樣的觀念。她說,新生兒的胃非常小,剛出生一次僅吃5至7CC奶水,需要不斷補充,因此一開始媽媽一天至少需要哺餵10至12次,有時幾乎每小時都在餵奶。這時若有太多訪客,媽媽會忘記餵奶,或不好意思在親友面前哺乳,會降低成功哺餵母乳的機會。

高宜伶建議,媽媽至少產後2周、待母奶哺餵較為穩定後再接待訪客,訪客們探望時,也要提醒自己不要停留太久,並且記得洗手,避免寶寶感染風險。





【2011/11/06 聯合晚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樂寶兒婦幼診所 的頭像
    樂寶兒婦幼診所

    樂寶兒婦幼診所

    樂寶兒婦幼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